如何看待中央直接安排10万亿元用于地方政府化债?
据新华社,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
- 164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真不如就按户口本上的人头,一人发1万,也就14万亿。
金额差不多。
一个祖孙三代的家庭,少说也能分个四五万。人多的直接分十几万。
有这么多钱,哪怕只有两三成流入市场,什么盘不活?
想换车的,想洗脚的,想吃火锅的。甚至想买房的就差点首付。
这钱不就来了,不就激活各市场了?
……
评论区又见“都发钱等于不发钱”的言论。
亿万富翁发1万,跟两脚泥的穷鬼发1万,效果能一样吗?
对他来说不痛不痒,对穷鬼绝对是救命了。
哪怕真的馒头涨价了,物价贬值一部分,1万的购买力也起码还有几千,不可能跌到0。
总比没有这1万要好。
但是它触动了谁的利益?想想吧。
编辑于 2024-11-09 04:5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大魔王 - 17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没记错的话,前后16万亿了吧。
这么整都无法解决问题,还不如直接发钱,按每人定向发“1万数字人民币”,要求限期消费,并指定十几类消费场景。
或者效果好的多。
发布于 2024-11-09 05:4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大先生 - 9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六月下冰雹 - 1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林越风 - 1319 个点赞 👍
真不如每人发一万块钱。
每次提这个方案,必有评论区经济学家谈发钱的各种弊端,这种人不是国贼就是蠢货。
还有人说这钱都拿去还贷了。简直愚蠢中的愚蠢。
14万亿发下去,哪怕只有1.4万亿变成消费掉的活钱也是重大利好。
香港、欧美发达国家隔三差五全民发钱,难道就中国大陆特殊?一发钱就乱?就通胀?
你再好好想想,全民都发钱割的是谁的肉。
想不清楚的话我就举一个极端例子。
假设现在全国首富手里面有一万亿人民币。
国家突然开动印钞机给每个人发一百万亿人民币。
好了,现在全国无固定资产的人民的财富水平会迅速接近,直接拉爆中产阶级。
如果每人再发十套房子,全国绝大部分人的资产就差不多了。
你不要盯着头部一百万人的资产看,那些人到哪里都是富豪。
所以给全民发钱真正获益的一定是无产阶级,发地越多则利益受损失的阶级越高,发无限多的钱则全民均贫富。
你要是无产阶级就应该支持我这个提议。
查看全文>>
山色暝 - 495 个点赞 👍
这么多反对给老百姓发钱的,我乎似乎有点脱离群众了吧。
你们都说了什么虎狼之词啊,评论区都关闭了
查看全文>>
苏秦背剑 - 167 个点赞 👍
本质是债务置换。讲个故事便于大家理解。
你在上学时,因为想买一份学习资料,很缺钱,所以你从你同学那里借款100元,利息20元一个月。
还了几个月利息后,因为利息很高,你感觉还款压力很大,所以你跟你妈妈说能不能帮帮你,你妈妈说:“宝贝儿子,妈妈肯定帮你”。
现在你妈妈给你100元,利息10元一个月,你自己凑了20,拿了你妈妈的100元,一共120元还了你同学的100元借款和20元利息,现在你就只欠你妈妈100元借款和10元一个月的利息了。
一个月以后,你妈妈说:“现在你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你应该好好学习,而不是赚钱,利息太高了,给你利息降低到5元一个月”。
又一个月后,你妈妈发现你学习压力还是有点大,钱一时半会还不上,你妈妈毕竟很爱你,你妈妈说:“利息就不要了,以后你就按100元借款还款吧”。
又过了一个月,你妈妈发现你期中考试考的不错,很开心,但是一想到你现在还背负100元欠款,期末考试肯定心里有压力,就跟你说没关系的,欠款可以免除一半,以后只还50元。
又过了一段时间,你成绩提升很快,你妈妈
查看全文>>
一次性核弹 - 47 个点赞 👍
这10万亿要是能把各个地方中建,x建,
xx建筑拖欠给供货商,民工的工资能结清就算有本事来,就怕这10万亿又变成一个个钢筋水泥冲gdp了
查看全文>>
阑珊夜 - 40 个点赞 👍
10万亿,有工作或者还在坚持工作的算5亿人吧,又人均出了2万元
2万元,是我两年并8个半月的房租,是我两年的生活费,也是我种40亩水稻的启动投入成本。
而当前环境下,我要想通过底层人民的方式从市场上把这两万元赚回来,除去开支,算纯收入的话,最快只需要五年。
为了维系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与稳定,我免费付出五年劳动果实,还是应该的。
查看全文>>
保证不了有粮 - 33 个点赞 👍
看到有人说不如按人头发钱,发钱才能促进消费,这种想法不合适的地方是,我们的消费情景和欧美国家是不同的,在美国,你有10000刀的存款,可能你就是银行的VIP客户了,老百姓普遍的储蓄状况是没有储蓄,消费靠的是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这个时候政府发钱,真的是发多少消费多少;而中国没有这个情景,现在即使政府每人发10000块,有多少人会真的就把这10000块立刻马上消费掉?存起来或者偿还各种贷款才是大多数
查看全文>>
给我倒杯可乐去 - 27 个点赞 👍
好多自媒体对化债的解读简直是歪得没法说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大量的是是而非。
举个例子吧。
你,月薪一万,不够花,想借钱,又怕家里长辈责备,于是,以老婆的名义借了十万高利贷。因为债务不在你的名下,央妈检查不到,所以这叫隐性债务。
但这个债其实还是你来还,你每个月1万月薪,八千拿来还利息,剩下两千一大家子人就只能吃糠咽菜了,本金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央妈知道了隐性债,开始说谁的孩子谁抱走,我不管。但最后还是不忍心,出手管了,就是这次化债。
怎么化呢?央妈给你十万,你先把高利贷还清了。但这十万是央妈借给你的,不是送你的,你由欠外头高利贷十万变成了欠央妈十万。
央妈说,我是你妈,你是亲儿子,所以不收你高息,你每个月还我一千块利息就行。剩下九千,你自家己好好过日子。
至于本金什么时候还呢?等你几个儿子长大了,每个儿子都赚钱了,一家月薪加起来七八万,那个时候在还十万的本金,不是轻轻松松吗?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及预期呢?他们的预期是,央妈送儿子十万块还了高利贷,以后你就不欠账了。而且还了债以后,央
查看全文>>
ST韭菜 - 24 个点赞 👍
如果要推进社会公平,养老金并轨,缩小城乡养老金差距更重要。
如果要改善一次分配,落实劳动法,严查劳务外包更紧迫。
如果只是要得过且过,期待后人的智慧,那刚刚好。
查看全文>>
僧智一仙 - 8 个点赞 👍
简单比喻。
你欠银行一百万贷款,年化利率7.2%,也就是月息0.6%,社会上说的6厘,每个月的利息是6000,你原来的工作每月月薪10000,能应付利息并且勉强够自己生活。
今年经济不好,你失业了,只能去找个普通工作,月薪5000,利息都付不起了,你节衣缩食,本来每天早上去楼下面馆吃面,现在在家自己煮,本来换季买新衣服,现在把去年的拿出来穿,本来上班开车,现在骑自行车省油等等等等尽一切可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哪怕这样你也快撑不住了,信用卡越欠越多,利滚利要崩溃了。
你爸爸看你这个状态,就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拿了一百万贷款让你去把之前的贷款还了,但是新的贷款利息和本金还是算在你头上,新的贷款年化3.6%,也就是每月你只用还3000利息了,这样你每个月还能有两千块可以勉强挤一挤了,你感觉好多了,但是任重而道远,你想过上万元户的日子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查看全文>>
杠精 - 6 个点赞 👍
这次是化债,不是直接花钱替地方还债,左手倒右手,同时将周期拉长,主要目的还是倒逼存在银行里的钱流出来,针对的还是那些存款大户,当然代价大部分风险还是得由大伙一起担
查看全文>>
王佐木 - 6 个点赞 👍
那这些zf债置换额度一下来,城投第一是不是会先把利率高的非标隐债置换掉啊?但是话说回来搞了置换显性债和低利率隐债总量没变化,利息支出地方还是难以负担的话是不是又要借高利率的非标来腾挪呢?这不又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了,本质上只是短期省了一点利息,未涉及地方债务的减少以及地方财力的增加,只是一个过度时期的措施,使得债务利息压力有所缓解。
我倒是觉得更应该关注财政部如何控制地方zf不新增隐债,尤其是在债务利息难以靠自身财力和土地出让收益去弥补的情况下,当然一种方法是一直降利率,最后利息不断的减少,减少到地方财力能够负担,而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本身就靠转移支付的,利息降到再低也是无法负担的,除非为0,不存在负担的说法,那么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中央的转移支付来帮忙还利息,才不会新增非标隐债,当然这应该也是目前在做的,而做这件事的前提是地方得转变政绩观念,减少新增无效投资,不然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所以化债是一个系统的问题,置换只是其中一小步而已,中央帮忙还也只是一小步,最核心的是地方的考核方式要改变(
查看全文>>
岑夫子丹丘生 - 4 个点赞 👍
化债不是直接丢钱,而是给资源,给政策!